10.3969/j.issn.1673-2545.2020.04.005
《迷途的羔羊》与《生路》 ——20世纪30年代中苏流浪儿童电影比较
《生路》是首部在我国公映的苏联电影,其中改造流浪儿童的社会主义事业启发了蔡楚生的同题材影片《迷途的羔羊》.二者均取材于社会现实,也都在家庭与社会的双线模式下展开叙事,并思考社会变革的可行之路,但所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生路》中作为政治新人的流浪儿在《迷途的羔羊》中则作为道德喻体而出场,折射出同一时代的中苏双方不同的儿童观、社会主体观.
《迷途的羔羊》、《生路》、流浪儿童、中苏电影比较
J90(电影、电视艺术理论)
2020-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