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与对读:《父亲》的“魅”
罗中立的画作《父亲》在中国美术史上意义非常,值得重读和对读.画面内容呈现了“看父亲的看”这样一种视觉关系,引导艺术作品的观看者反观自身.与前此时期的文革宣传画以及后来的一些肖像画作不同,《父亲》突出了光线、阴影对人物面容的表现,面部阴影更是造设出一种“附魅”般的艺术表现效果.在文图关系的视野下,画作的题名通过对亲缘关系的指示开显了图像内容的意义张力,也引发艺术接受者“自反”性的思考.
《父亲》、罗中立、视觉关系、面容、语图关系
J20(绘画理论)
2014-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