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87/j.1001-9332.202004.014
天然草原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监测与驱动力分析——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
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分,利用遥感技术在宏观尺度分析天然草原长势变化与其驱动力是了解草地生态状况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气候模型和光能利用率模型分别模拟2000-2018年锡林郭勒草原植被潜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实际NPP,以它们的差值作为由人类活动导致的NPP残损值,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在像元尺度分析锡林郭勒草原NPP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和人类活动对NPP的驱动作用.结果 表明:2000-2018年间,锡林郭勒草地NPP在空间上呈由西向东递增分布规律,年均NPP为271.54 g C·m-2·a-1,NPP上升(草地恢复)面积为3.65万km2,NPP下降(草地退化)面积为5.99万km2;潜在NPP在温度和降水的驱动下趋于上升趋势,年均上升6.5gC·m-2 ·a-1,表明研究期间区域气候(降水和温度)对锡林郭勒草原NPP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草地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导致的研究区NPP残损值呈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分布,其中,乌珠穆沁草甸草原及南部典型草原残损值最高;采矿、开垦等人类活动对草地NPP的影响最明显.
气候模型、光能利用率模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遥感、人类活动
31
本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2020-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233-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