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行距配置对高产夏玉米冠层结构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在75000株·hm-2种植密度下,选用郑单958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行距配置(等行距、宽窄行)和3种留苗方式(每穴1株、每穴2株、每穴3株),研究了6种种植方式对黄淮海地区高产夏玉米产量构成、吐丝后冠层结构及光合性能的调控作用,并以Richards模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结果表明:产量、干物质积累量、作物生长率、灌浆速率、冠层光合能力等均表现为宽窄行处理高于等行距处理,留苗方式以每穴2株最高.各种植方式中以宽窄行每穴2株种植产量最高,达13.12(郑单958)和13.72(先玉335)t·hm-2.宽窄行每穴2株种植改善了冠层内部光照状况,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均有所提高,同时缓解了植株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籽粒灌浆能力增强,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因此,宽窄行每穴2株种植是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条件下产量提高的有效栽培方式.
种植方式、夏玉米、冠层结构、光合特性、籽粒灌浆
25
Q948.3(植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149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100105;农业部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山东省良种工程玉米重大课题鲁农良种字[2013]1号
2014-03-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4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