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捕和圈养繁殖雄性马麝行为格局的比较
采用焦点取样和连续记录法,对甘肃兴隆山麝场圈养雄性马麝(Moschus sifanicus)进行行为取样,比较野捕和圈养繁殖雄性马麝的行为差异,并对雄麝在交配季节和非交配季节的行为时间分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圈养环境和管理模式相同,野捕和圈养繁殖马麝的总体行为格局类似,其时间和能量分配格局无本质差异,但由于幼年期的抓捕、人工哺乳及圈养方式等对其行为发育的影响,野捕雄麝的冲突行为表达强度显著高于驯产雄麝(P<0.05).和非交配季节相比,雄麝在交配季节的静卧行为持续时间较少(P<0.05),运动性增加(P<0.05),摄食(P<0.05)和反刍减少(P<0.05),蹭尾标记及粪尿标记行为持续时间较长,增加了信息标记强度,且对相关的环境探究和尾阴探究等信息收集行为相应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圈养马麝、雄麝、幼年哺乳方式、繁殖季节、行为比较
17
Q959.8(动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060;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计划
2006-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084-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