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东滩围垦堤内植被快速次生演替特征
崇明东滩湿地98大堤内的生态示范区由于人工排水而干涸,芦苇塘成为次生裸地,土壤条件发生变化,呈明显的旱化和盐渍化,植被群落结构呈典型的次生演替,适宜旱地的耐盐植物獐茅和碱蓬等先锋植物出现.文中分别于2003年秋季、冬季和2004年春季沿植被带对塘内各种植物的生物量、高度、密度等指标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堤内植被群落已形成明显的带状獐茅草-獐茅草/碱蓬-碱蓬/芦苇-芦苇旱生植被群落.碱蓬在裸地中2003年秋季平均生物量达到415.4 g·m-2、2004年春季为391.53 g·m-2,成为裸地的优势种,并向芦苇中扩散,生物量和高度逐渐增加,密度逐渐稳定,表现出良好的生长趋势.
崇明东滩、植被群落、次生演替、生物量
16
S718.54(林业基础科学)
上海市科委资助项目04DZ19303;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005-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677-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