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阳汉画像石弹”筝”图像的思考
汉画像石主要是指两汉时代的墓葬,包括墓葬的地面附属建筑祠堂、阙、碑等,所使用的刻有各种画像的建筑石材.汉时南阳郡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盐铁论·散不足》)之称,画像石所描绘的正是此时南阳达官显贵的奢靡生活,按内容可大致划分为舞蹈、杂技、乐器演奏. 然而笔者发现”筝”作为当时已经流行且在宴飨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乐器却未曾出现在南阳汉画像石的乐器演奏图像中,令人匪夷所思. 由古至今,琴、瑟、筝经常为世人分辨不清:由于这三种乐器不仅演奏方法相似且形制大小相当,而汉画制作多采用装饰性手法,有一定的随意性,如弹拨乐器的弦数、柱位排列常常是粗略的一带而过,远非工笔细密制作,因此很难仅用”微观”辨识. 另外,琴、瑟自古一直被文人雅士阶层所持用,多用于祭祀典礼或宫廷雅乐中;筝适用于宴飨伴奏,娱乐性质明显,多用于俗乐. 而雅乐传承到汉代只能记其铿锵鼓舞,不能言其义,俗乐的发展已势不可挡,因此筝的使用范围当比琴、瑟更广泛. 那么目前南阳汉画中多处被认为是”琴”、”瑟”的乐器是否有可能为”筝”?
汉画像石、筝、图像、形制
K87;J29
2015-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