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伊《孔雀飞》的音响结构
从后浪漫主义时期开始音乐的发展产生了两条明显分离的路线,一是基于对某些调性元素的扩充和更深入的发展,包括音阶,和弦,和声进行原则,织体以及对民间音乐的使用;另一条路线某种意义上更具革命性,正如瓦格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和其他作曲家的作品那样,努力将半音化发展到极致,并最终导致对调性原则的脱离。作为20世纪新民族乐派作曲家的柯达伊,他的《孔雀飞》交响变奏曲是于二战期间创作的一首具有民族性、标题性、史诗性的现代作品。本文以柯达伊《孔雀飞》交响变奏曲为例,通过分析其音响结构特点概括总结出作曲家是怎样植根于民间音乐兼用传统与现代技法进行创作的。
柯达伊、《孔雀飞》、音响结构
J62;J61
2013-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