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实性肺结节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及良恶性预测模型建立
目的 拟筛选影响非实性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其良恶性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于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的309例非实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节良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恶性,61例)和对照组(良性,248例).采用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恶性结节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该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年龄、癌胚抗原(CEA)水平、结节直径、实性部分长径、平均CT(m-CT)值及钙化、血管征、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CEA水平、实性部分长径较长、高m-CT值及具有血管征、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均为非实性肺结节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预测模型为P=ex/(1+ex),x=-6.078+(2.002×毛刺征)+(3.438×空泡征)+(3.877×血管征)+(0.622×CEA)+(0.149×实性部分长径)+(0.003×|m-CT|)+(5.494×分叶征).该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82(P<0.05),截断值为0.842.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非实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其良恶性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运用前景.
非实性肺结节;危险因素;预测模型;良恶性
19
R563(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BK2015020256
2022-03-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