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76/j.issn.1674-8913.2018.02.007
对大黄后下煎煮方法之疑义
普遍认为在现代煎煮方法中大黄起泻下作用时应后下,即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 min.笔者通过重新考证张仲景《伤寒论》原著中含大黄方剂的煎煮方法及现代的化学药理研究,认为大黄后下煎煮5~10 min的方法并非张仲景原意,大承气汤中“先煎枳、朴,后下大黄,纳芒硝,溶化服”的科学涵义可能是为避免枳实、厚朴与大黄长时间共同煎煮而削弱其泻下作用.
张仲景、《伤寒论》、大黄、煎煮方法
9
R28(中药学)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2018-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