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014/j.issn.1002-0772.2016.09b.06
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实践与展望
随着分子病理学发展,我们对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病理机制及显著异质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确定了多条信号通路及致癌性驱动突变,针对这些位点(蛋白分子或基因片段)的药物与之结合,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累及周围正常组织,即分子靶向治疗,相较经验性细胞毒性治疗,已表现出显著的临床获益,但获得性耐药仍常见.本文将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对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临床实践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作一篇综述.
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37
R734.2(肿瘤学)
2016-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7-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