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妇科患者痛阈测试及其临床意义
采用双盲、前瞻性研究,选择90例妇科择期全麻下子宫肌瘤剔除或子宫全切手术患者,ASA分级I或Ⅱ级,按年龄分两组.中青年组(A组)50例,年龄25岁~50岁,老年组(B组)40例,年龄60岁~80岁,术前使用电刺激测定并记录患者的痛阈和耐痛阈,观察不同年龄妇科患者痛阈和耐痛阈以及两者之间相关性.结果显示A组与B组痛阈分别为(1.86±0.51)mA和(1.89±0.66)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比B组耐痛阈低分别为(6.16±2.53)mA和(8.40±3.21)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痛阈与耐痛阈之间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2,P<0.05);B组痛阈与耐痛阈之间无相关性.因此,老年患者耐痛阈升高,中青年患者术前痛阈和耐痛阈均可预测术后疼痛,老年患者术前痛阈不能预测术后疼痛.
痛阈、耐痛阈、相关性研究、年龄
29
R441.1(诊断学)
2013-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