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0772.2002.05.013
系统科学方法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研究
@@ 冠心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1977年瑞士医生 Gruntzig等[1]成功地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由于其安全性和迅速改善缺血的良好效果,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然而,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约有20%~30%的患者在成功实施PTCA后的3~6个月内形成再狭窄(Restenosis,RS),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远期疗效[2].近 20年来,随着病理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介入治疗后RS的发展过程、参与因素及分子机制已有初步认识,抗血小板剂、抗凝剂、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钙通道拮抗剂等药物也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可有效抑制RS,但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对RS却无明显效果.这也表明,现阶段人们对再狭窄本质的理解还很局限.似乎人们对RS的研究陷入了困境.
系统科学方法、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介入治疗后再狭窄、Prevention of、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oronary angioplasty、心血管疾病治疗、治疗冠心病、钙通道拮抗剂、生物学理论、抗血小板剂、远期疗效、临床应用、现阶段人、人类健康、皮质激素、明显效果、分子机制、动物实验、初步认识
23
R-02;R541.4(一般理论)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