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0772.2001.07.022
中西医论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的相关性
@@ 1 传统中医学的情志所伤与肿瘤的关系
传统中医学将人的心理思维活动称之为神,而人的一切组织器官是物质形态."形神合一”是中医基本核心理论之一,也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它是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心身观基础上产生的.我国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对"形神合一”理论阐述颇多,认为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主宰.张景岳在<类经、针刺类>中说:"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反应了"形神合一”是中医的生命观.形与神之间的平衡、和谐对人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神充则气强,神衰则身衰,形衰则神无所主,神乱则形有所伤.形神的统一是健康的象征,形神的失调是患病的依据.中医把人的心理思维活动的产生归属特定的脏腑,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中医认为人的情志思维活动会影响脏腑气血功能活动.情志在<内经>中指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志所伤也就是七情内伤.情志不和,七情内伤,是致病之源.<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怒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可见情志不和,七情内伤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百病皆由此生.
中西医、心理社会因素、肿瘤、中医整体观念、形神合一、七情内伤、功能活动、中医学、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应象大论、形与神、思维、百病生于气、组织器官、气血运行、物质形态、物质基础、唯物主义、黄帝内经、核心理论
22
R2-031;R395-1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