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0772.2001.06.018

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之特征比较

引用
@@ 1心身统一观 尽管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所产生的时空跨度极大,然而两者拥有一个共同的前题:心身统一观。 应激理论可以说是医学从生物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产物。由于应激和健康的关系是以心理生理系统为中介的,应激反应中最明显的心理表现就是情绪的变化,而情绪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生理活动。躯体疾病是一种应激源,可导致病人承受轻重不一的心理负担,反之,情绪重负又可成为心身疾病的病因。由此观之,心身统一观乃是应激理论的前提。 七情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祖国医学形神统一的整体观。中医认为,形与神是构成生命活动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二者辩证统一,互相影响,彼此依存。《荀子*天论》指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认为有形才生神,七情依附于形。形体功能正常,则心身健康。《灵枢*平人绝谷篇》云:“五脏安定,血脉和则精神乃居。”反之,形体损则神伤,如《灵枢*本神篇》所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另一方面,心神又可反作用于形体。若神正则形体康,《庄子*在宥》有云:“抱神以静,形将自正……乃可以长生。”相反,神伤亦导致形损,正所谓“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

七情学说、应激理论、心理活动、统一观、情绪、生物学模式、祖国医学、转变过程、正则形体、应激反应、形神统一、心身健康、心身疾病、心理负担、心理表现、时空跨度、生命活动、生理系统、生理活动、社会模式

22

R222.19;R395.1(中医基础理论)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9-5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医学与哲学

1002-0772

21-1093/R

22

2001,22(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