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0772.2001.02.014
新世纪中医发展的思考
@@ 1 中医发展的困惑与障碍
众所周知,中医的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纵观历史中医学有几次重大的飞跃,先秦两汉时期,得益于当时众多哲学流派思想的影响,早期的解剖知识、单纯的临床经验结合阴阳五行学说构建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形成了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体系,其代表就是《黄帝内经》的完成。《黄帝内经》中的有关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基本思想一直影响至今;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确立的辨证施治的原则无疑是中医诊断的圭臬,时至今日仍无人能够超越此一方法;宋元时期金元四大家的出现、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成熟,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但当我们反思这些成就,意欲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时,恰恰是这些成就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一个世纪以前,几个伟大的先行者在西学渐进地影响下尝试中西医汇通,张锡纯所说:“西药阿斯匹林为治肺结核之良药,而发散太过,恒伤肺阴……”,其他如唐宗海、恽铁樵等所进行的无非是“中学为体,西学为辅”的尝试,现在看来,这些未免都有些牵强附会,但同时对于我们而言却是一个有益的提示,单纯依靠思辩性理论是不能穷尽万物的,是不够细致的。
中医学、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先秦两汉时期、基本理论框架、伤寒杂病论、金元四大家、中医诊断、中医发展、中学为体、诊断治疗、哲学流派、西学、温病学说、宋元时期、思想、人体生理、明清时期、临床经验、历史
22
R2-03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