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0772.2001.02.012
关于双螺旋学说与科学研究的辩证思维
@@1953年,在剑桥大学的Cavendish实验室,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结构的双螺旋学说,并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成果为人类真正认识生物遗传的奥秘奠定了重要基础,其巨大作用与意义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和整个人类的不断发展、进步中被反复证实与体现,被认为是本世纪最大的生物学发现。然而,这一重大科研成果不仅使我们在学习中得以感受科学发现的喜悦、在应用中得以体味其学术意义的重大、在不断涌现的科学成果中发现其无尽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启发我们对科学研究,尤其是生物化学的科学研究进行反思,在如何处理生化科研中的若干辩证关系等方面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1 实验研究与非实验研究
谈到科学研究,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实验。的确,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许多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取得的。可以说实验是生物化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和主要支柱,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实验研究在生物化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确实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在强调实验重要性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实验研究并不是科学研究的全部,实验不能代替一切、包容一切。我们要对实验研究的重要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也不可忽视另一种研究——非实验研究。例如关于生化发展史的研究、关于生化科研方法和科研思路的研究、生物化学评论及其研究,甚至于生物化学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研究等等。
双螺旋、学说、对科学研究、生物化学、实验研究、科研思路、研究成果、生化、作用与意义、有益的启示、生物学发现、分子生物学、自然科学、应用前景、实验科学、生物遗传、生命科学、理论大厦、科研方法、科研成果
22
R-02(一般理论)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