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0772.2000.03.012
肝硬化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关系
@@ 1 诊断中生物因素是相对突出的病因
通常在分析肝炎后肝硬化的病因时,不可否认的是:生物性因素是相对突出的病因.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成为传染病医生心目中的法定公式.但是在工作中,我们也观察到了另外一种事实,曾经是重病人,经抢救治疗后,多年持续稳定;而公认的轻病人,却迅速恶化.之所以这样,是否在整个病程中,始终存在着肝组织的损伤和对损伤的修复、肝功能受损和肝功能代偿之间的矛盾过程.除外病毒、免疫、遗传等因素之外,心理社会因素可作为一个双向性促转变因子影响病情向两个方向发展:即可使肝脏代偿和修复过程加强,从而使病情停止进展甚至好转,也能使之病理改变加重、功能受累明显而病情恶化.
肝炎后肝硬化、心理社会因素、肝功能受损、病因、生物性因素、修复过程、损伤、生物因素、抢救治疗、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功能代偿、肝纤维化、持续稳定、病人、病情恶化、病理改变、双向性、肝组织、肝衰竭
21
R575.2(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