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20.03.007
高校大班教学的同群效应——基于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小团体”的实证观察
利用某高校经济学基础课教学调查数据,探索大班教学中的“小团体”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同群效应.将“小团体”的同群效应细分为内生性效应和外生性效应,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结果 表明:高校大班教学中的“小团体”能够产生显著的内生性同群效应;在控制了多方面个体特征、个人能力以及个人努力程度以后,外生性效应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并不显著;女性、汉族、高考成绩和个人努力程度越高的学生学业表现显著更优.根据学生成绩和能力分组的估计结果进一步发现: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内生性同群效应的影响,高校大班教学中存在“近朱者赤”的现象.因此,在高校大班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善于运用同群效应来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更深层次增强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在大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分组讨论和课后布置分组教学任务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分组的结构进行干预,强调不同专业、不同成绩学生的混合组队,打乱学生根据学习成绩和专业所形成的天然划分,避免自发形成的“小团体”加剧学生在学业表现上的两极分化.
同群效应、高校教育、大班教学、课程教学
8
G642;G40-054(高等教育)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国情境下创业的同伴效应及重庆市创业激励机制构建研究”;重庆工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经济学拔尖人才实验班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同群效应视角的高校经济类基础课大班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2020-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