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81/j.issn.1001-7585.2023.06.049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腰椎滑脱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腰椎滑脱(DL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20 年1 月—2022 年1 月诊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DLS患者107 例,将其纳入观察组.另在同期按照1∶1 原则纳入单纯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7 例,将其纳入对照组.由骨科专业影像学医生使用X线片拍摄,对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进行收集,包括解剖学参数中骨盆投射角(PI)、胸椎后凸角(TK)及姿势相关性参数中骨盆倾斜角(PT)及骶骨倾斜角(SS).DLS程度参考SDSG小组制定滑脱分级标准进行判断,并根据结果分成低度滑脱(低PI组、正常形态组、非正常形态组)、高度滑脱(平衡组、失衡组)亚组.结果:观察组患者PI、TK、PT、SS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低度滑脱PI、TK、PT、SS均小于高度滑脱(P<0.05).非正常形态患者TK、PT、SS均大于低PI组、正常形态组(P<0.05);除PI外,PI组、正常形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衡组PI、PT、TK高于平衡组(P<0.05),SS低于失衡组(P<0.05).PT与SS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P<0.05).理论上PI固定,PT越小,SS越大.此外,PI、TK、SS之间无明显的线性关系(P>0.05).PT与DLS程度呈正相关(P<0.05),PI、TK、SS与DLS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及骨盆参数间相关性丧失,容易发生矢状位失平衡,PI>60°非正常形态的患者容易出现进一步滑脱风险,建议根据患者矢状位平衡状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给予治疗.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脊柱、骨盆矢状、腰椎滑脱
36
R687.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23-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027-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