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81/j.issn.1001-7585.2022.07.058
基于外周血循环和粪便样本进行DNA甲基化技术在结直肠癌早筛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基于外周血循环和粪便样本进行DNA甲基化技术在结直肠癌早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20例正常人群,设定为健康组;并选取腺瘤患者20例,设定为腺瘤组;选取结直肠癌患者40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早中期结直肠癌组(n=20)、晚期结直肠癌组(n=20),比较四组单独采用外周血、粪便样本的SEPT9、SFRP2检出率及两者联合时的SEPT9、SFRP2检出率.结果:早中期结直肠癌组、晚期结直肠癌组外周血SEPT9、SFRP2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腺瘤组,且晚期结直肠癌组外周血SEPT9、SFRP2检出率高于早中期结直肠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期结直肠癌组、晚期结直肠癌组粪便样本中SEPT9、SFRP2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腺瘤组,且晚期结直肠癌组粪便样本中SEPT9、SFRP2检出率高于早中期结直肠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期结直肠癌组、晚期结直肠癌组外周血联合粪便SEPT9、SFRP2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腺瘤组,且晚期结直肠癌组外周血联合粪便SEPT9、SFRP2检出率高于早中期结直肠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联合粪便SEPT9、SFRP2检出率高于单独使用外周血、粪便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循环和粪便样本实施DNA甲基化技术对结直肠癌早筛具有重要作用,可推广使用.
外周血循环、粪便样本、DNA甲基化技术、结直肠癌、早筛
35
R730.43(肿瘤学)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院长基金项目YZ2007QN006
2022-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21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