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病人病耻感程度分析及其相关因素总结
目的:对心境障碍病人的自我病耻感程度及相关因素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120例心境障碍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量表(ISMI)进行评估,并与部分临床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有病耻感的病人86例(71.7%),中重度占32.5%,年龄分别与ISMI总分、偏见认知反应、歧视感觉和病耻对抗呈正相关(P<0.05);受教育程度分别与除病耻对抗外分量表分呈负相关(P<0.05);HAMD-17总分与所有分量表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心境障碍病人普遍有自我病耻感,社会适应力差,临床上应针对性地帮助病人以提高应对病耻感的能力。
心境障碍、自我病耻感、病耻抵抗、相关因素
R749(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4-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423-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