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7585.2006.08.016
尿系列蛋白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 通常分子量小于50000KD的血浆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膜,使肾小球滤过液中含少量蛋白质,但这些蛋白质绝大多数又被肾小管重吸收,只有极少量从尿中漏出.当肾小球滤过膜的完整性或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受损时蛋白质排出量增加,蛋白尿形成.目前已有反映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早期损伤的多项检测指标[2],常用的有尿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uTf)、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免疫球蛋白(IgG)等.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尿系列蛋白、肾脏疾病、诊断
19
R446.12+2;R692(诊断学)
山东省科技发展基金2006-27
2006-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91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