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6210.2016.13.013
反复吟诵悟出情感细细品读激发共鸣--张永娟老师执教《乡愁》点评
对现在的初中生来说,“乡愁”是什么,他们是很难有具体真切的感受的。虽然他们读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类的诗句,但特定的时代、低龄化的现实、当下的成长环境,学生一般只有“乡愁”的概念,而无具体形象的可感。张永娟老师执教的《乡愁》,准确地把握住了这样一种“学情”,在充分占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女教师的优势,带着孩子们反复朗读作品,细细品味诗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努力唤醒孩子们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对“乡愁”由陌生到亲切,由浅表至就里,不仅对诗歌这样一种文学样式充满喜爱,更摸到了体悟诗歌情感的有效路径,与作者实现了情感共鸣。
吟诵、诗歌情感、执教、有效路径、学生、文学样式、生活积累、情感体验、情感共鸣、朗读作品、教学资源、成长环境、女教师、低龄化、初中生、语言、形象、时代、诗句、基础
I0-;G84
2016-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