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8468.2023.02.011
"窥镜":虚构性情节的视角、逻辑与隐喻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此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书中策士对国君的游说或相互之间的论辩大多是现场的.《文心雕龙》将其游说特点总结为"喻巧而理至"[1],本篇不只有现场言论,还有一个重要的序曲"窥镜","巧喻"和"至理"的触点和基石均源于"窥镜".吴小如教授认为,"邹忌的窥镜自视,与城北徐公比美,以及妻、妾、客等向他献媚,这种种细节都是虚构的,不是《战国策》的作者就是邹忌本人编造出来的".[2]亚理斯多德在《诗学》中为"虚构"辩护的说辞是:"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3]从虚构性情节的视角、逻辑与隐喻的角度审视"窥镜",能帮助我们窥见更纵深的风景.
虚构性、逻辑与
I0;TP181;I206
2023-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