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3778(j).2014.03.007
学习林肯的品质还是辩驳的艺术——和苏教版教材与教参编写者商榷
《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本讲述了林肯当选总统后首次就职演讲前,一位参议员企图用其卑微的出身来羞辱他,让他下不了台;林肯巧妙接招,智慧应答,成功地将参议员对自己嘲弄的笑声化为了赞叹的掌声,并赢得了对方的尊重.这篇文章的文学性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呢?
教材与教参编写者显然将本文解读引向了林肯精神品质的体验,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关于教学重点的确定,《语文教学参考书》表述得非常清楚,其“教材说明”中说道:“本文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大家的信任与爱戴.全文语言朴实,充满情感,展现了林肯自信、潇洒、宽容、仁爱、正义的形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林肯的敬佩之情.”并在“教学建议”中写道:“本文语言朴实,饱含深情,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位伟人的智慧、仁慈、正义与自豪.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此为主线贯穿全文,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教学目标”第3条更是明确指出:“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学习、优秀品质、艺术、苏教版、教材说明、语言朴实、人的智慧、正义、参议员、教学参考书、组织教学、总统、引导学生、上流社会、仁爱、宽容大度、课堂教学、精神品质、教学重点、教学目标
G62;K25
2014-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