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规律性知识”教学探索
语文学科的“规律性知识”,揭示着语言文字中固有的内在联系,它是语文学科的主干内容,它是学生打开语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之“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体会、把握语文的规律.”因此,老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纷繁的语言现象中独立思考,探索其必然联系,把所学知识“穿成串”“连成片”,并以此为起点,来认识新现象,解决新问题,并且不断地循环往复,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小学语文、规律、性知识、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科、语文课程、课程基本理念、运用、语言现象、语言实践、语文知识、语文教学、义务教育、学习资源、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课程标准、多读多写
G63;G42
2013-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