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创造性阅读”的底线
创造性阅读渐渐成了教学时尚,似乎课堂上没有“创造性”阅读就不能体现新课标理念,就落伍了;似乎创造得越新颖越离奇越反传统就越有创意,越能体现创造的精神.在这繁华的背后可能还需要一点冷思考.
一、肆意盲目的创造
听某老师讲苏教版(必修)曹文轩的《远方》,老师带领学生对文本作了深入的解读后,实施课堂拓展:请你用一幅画画出你的“远方”有什么,如果不会画就用文字来表达.乍看这很新鲜,语文课也可以创新为绘画了,可是学生画出的“远方”又是什么样的呢?森林、树木、河流、太阳等等.我不知道这样的“创造”有什么目的和深意.而通过深入地读文章,我们知道这种“远方”是画不出来的.失去了文本解读的整体性和本质性这一重要前提,学生可不必由文本的整体性出发而是从其中的某一点出发,节外生枝大做文章,创造一个另外的意义结构.这样盲目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在教学实践中屡见不鲜.
创造性、阅读、引导学生、整体性、文本解读、新课标理念、意义结构、课堂上、教学实践、语文课、苏教版、冷思考、反传统、曹文轩、文字、太阳、树木、时尚、森林、绘画
G42;G63
2013-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