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0498.2022.09.030
现代汉语的历时差异及其教学启示——以鲁迅小说《祝福》为例
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常被视为"不规范的"历史中间物,其中文白杂糅、欧化严重、形义芜杂等现象不仅给学生造成了阅读障碍,也使教师感到棘手.倘若缺乏现代汉语史的观念,把不同时期的语言材料放在同一平面上看待,就有可能模糊甚至误解某些语言现象[1].这一问题制约着文学阅读的深入和语言教学的推进.鲁迅的小说《祝福》创作于1924年,其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带有早期现代汉语的阶段性特点,与当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以及一些新的发展变化形成了明显区别.本文以这篇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选文为例,在现代汉语史观的指导下分析其中的词汇、语法与当今汉语的历时差异,并与早期现代汉语的共性特点相勾连,以期拓展这方面的研究,为中学师生提供相应的帮助.
教学启示、鲁迅小说、现代汉语
H146.3;I210.6;G633.8
2022-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