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0498.2017.11.033
品诗歌创情境 ——人教版《雨巷》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想]
《雨巷》是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中的一首新诗.本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让学生认识到新诗的"新"中具体的内涵——新诗不仅是白话创作,摆脱古典诗歌的严整格律的限制,更体现出现代人普泛的"现代情绪".《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一篇象征意味强烈且抒情色彩浓郁的现代诗歌,"丁香""雨巷"这些意象背后的深刻象征意味一向是教学的重难点. 这首诗朦胧多义的特点,给学生的直接感知和情感体验带来了困难,因此传统的《雨巷》教学都特别注重对具体意象的讲解. 但这样容易使课堂枯燥乏味,变成脱离文本的"知识性灌输",而缺乏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笔者认为《雨巷》教学应更注重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雨巷》寂寥彷徨的氛围之中,"入境"之后,再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课堂活动, 包括通过想象再现画面,通过朗诵揣摩诗人情感,自然生成个性化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味到诗歌字句间透露出来的"徘徊往复的孤独寂寥感"——即诗人的"现代情绪"是本课最核心的内容.
古典诗歌、人教版、教学设想、引导学生、情感体验、现代新诗、象征意味、互联网资源、意象、学生认识、诗人情感、情绪、课堂活动、单元、创设情境、重利用、知识性、现代人、个性化、戴望舒
G63;G42
2018-0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