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式课堂中教师的介入技巧小议
导学式课堂要求教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学生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又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素养的提高为教学的终点.追求一种将课堂还给学生,凡学生能做的老师都不代办、包办的教学理念.但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非是简单的教师退位,相反为了达到课堂中学生能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在精心设计导学流程的同时,更应预设和深入思考课堂教学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学生的生成.实际上导学式语文课堂中更不允许教师缺位,否则阅读中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往往得不到深化和深层次的体验,会流于表面,这样的语文课就会成为一堂形式大于内容的课.教学中,即使是某个环节达到生生搭台生生唱的境地,也可能是教师事先预先顶好了舞台台柱的原因.导学式课堂中教师更应在学生展示、对话、构建新的知识树等环节中捕捉适当的“介入”时机,巧妙点拨,引学生绕过思维障碍,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引入更深层次,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导学式、语文课堂、教师、技巧、中学生、教学设计、思维障碍、知识素养、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学习能力、学习的目、情感、教学流程、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知识树、自主
G4 ;G63
2014-07-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