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彪与王筠写作教学思想比较及其当代价值
纵观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不论是在科举盛行的封建社会,还是在自由民主的现代社会,作文都是衡量语文学习的一把重要标尺."一篇文章定终身"可谓是古代社会的真实写照,作文也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古代文人终身致力于探索写作方法技巧,其著作中保留着珍贵的理论成果.清代教育家唐彪和王筠都曾在其论著中阐述他们的教学思想,其中同异皆存.唐彪受制于八股取士的时代背景,将学习的最终目的定为考取功名,因此在阐释时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对科举考试的迎合.如在指导"文章宜分类读"一卷中提出学生应"不多读闲杂之文",如此才有充足的时间去"读经史古文",做官以后才能高瞻远瞩,建功立业.而王筠则一反传统思想的拘囿,大胆抨击压抑儿童个性发展的庸师,斥责时人为考取功名而死读书、读死书的社会风气,强调"学生是人,不是猪狗"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核心精魄,将其融合渗透进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教学实践之中.尽管二人在教育目的上有较大的差异,但通过比较依然能发现二者在写作教学方面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二人的观点进行比较与解读可以使我们明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中汲取养分,为现代写作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指导教学实践.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语文发展前沿专题"校研字20179号
2019-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