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8476.2013.03.015
以《窦娥冤》为例谈戏曲文本教学
进行戏曲文本的教学,首先要清楚戏曲这种艺术样式的特点.戏曲是一门表演艺术,戏曲文本是表演的底本,因此戏曲文本不能仅仅是一个文学性的读本,而应该是能体现音乐性、表演性的"曲本",而这也正是戏曲文本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点所在.当前语文课堂上的一个误区就是把戏曲文本教学等同于小说等其他叙事性文学体裁教学,着重于作品叙事性因素的分析.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戏曲文体意识,也无法领略到戏曲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民族艺术样式的魅力所在.文学教学要有文体意识,同样的素材用不同体裁来表现,其审美效果是不一样的.而要把戏曲教得像"戏曲",应着力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欣赏文本独特的语言美,二是理解文本的情志美,三是让学生形成戏曲文本鉴赏的知识结构.下面以《窦娥冤》为例具体解析之.
窦娥冤、戏曲、文本、艺术样式、文学体裁、文体意识、文学教学、叙事性、表演艺术、知识结构、学生、体裁教学、审美效果、语言美、于小说、音乐性、性文学、文学性、课堂上、表演性
I10;J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戏曲艺术普及理想的教育实践转化研究"09JAZH045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3-05-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