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8476.2008.03.019
别里科夫之死的背后
@@ 俄国杰出短篇小说家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套中人别里科夫这个典型人物,从而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在作者笔下,别里科夫形象丑陋、性格怪异、行为滑稽,让人觉得可气可憎且不可思议;尤其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居然在和人争吵而被推下楼梯一个月后一命呜呼了.多年以前,笔者讲到这篇课文时,对别里科夫的死因就存有疑问,但一直没有找到合乎情理的答案.无论是教参还是其他有关分析资料对此都忽略了,只是在谈到作品思想意义时带上一句"他是在华连卡响亮而清脆的笑声中惊恐地死去的"或类似的话.何谓"惊恐地死去"呢?也是语焉不详.这样一来,别里科夫似乎成了一个代表黑暗保守势力的符号,被概念化和脸谱化了.尽管这是小说中的人物,无法到现实生活中对号入座,但无疑他是来自现实生活的,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存在的.对于这样一个人的莫名其妙的死亡,我们是否也应该留心一下它背后的真实原因呢?
别里科夫、艺术手法、小说家、思想意义、生活、典型人物、黑暗现实、分析资料、俄国、对号入座、保守势力、套中人、契诃夫、脸谱化、概念化、作者、作品、性格、形象、行为
I2 ;G4
2008-07-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