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8476.2005.09.024
人在套中无所逃--对《套中人》中『套子』及主题的再认识
@@ 契诃夫的<套中人>(又译<装在套子里的人>)发表于1898年,百余年过去了,人们仍在品读而且对它有多种解释.在笔者看来,<套中人>的价值不仅在于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典型形象,而且在于着力刻画了"套子"这个典型状态.那么<套中人>中的"套子"是否如我们传统评论、教材所讲的指"行为规范",并特指"沙俄的反动统治"?恐啪不尽然.笔者认为在更深的意义上,"套子"是指社会与人本身的异化,及这种异化对人的自由本性的压制,也指人与人之间互相的束缚及人在精神上的自我束缚.具体而言,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套中人、主题、自由本性、自我束缚、行为规范、典型形象、别里科夫、人与人、人本身、契诃夫、状态、统治、塑造、沙俄、解释、教材、价值
I10;I02
2005-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