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8-8008.2016.05.004

先秦傩戏史料考辨--略论秦傩形态

引用
有学者认为春秋之《鲁论》“献”祭、秦代“磔狗御蛊”和“行到邦门”等几则史料,反映的是从春秋至秦时期的傩戏。笔者认真研读史料后发现:一是“献”不是“傩”;二是秦代“磔狗御蛊”和“行到邦门”两则文献均为温和的祭祀巫仪,不是以武力驱赶的巫仪,至少在先秦时期不属于傩戏范畴。由春秋而秦,驱鬼形态置换了方相傩形态,并成为秦之傩戏主要形态,其原因与王朝更替和秦之暴力有关,这一形态随着秦之灭亡而消解于后世(东汉)的大傩仪之中,成为后世傩仪的重要环节。

先秦、傩戏史料、驱鬼

I237(戏剧文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JJD850005

2016-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4-1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运城学院学报

1008-8008

14-1316/G4

2016,(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