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成立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
1913年成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成立时称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代表了中国现代科学的起始,在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它成立后的几十年间,中央地质调查所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大地构造学、地震学、土壤学、古生物与古人类学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是民国时期我国最享有国际声誉的研究单位.1951年,中央地质调查所被正式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根据当时新中国地质工作"一元化"的要求,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的部分地质研究人员也一同并入该研究所,使其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地质研究机构.1952年6月开始,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开始分流.首先是研究所的古生物研究人员分流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它是在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基础上成立的.1952年9月,研究所土壤研究室扩充建设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1952年底左右,因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求,大批科技人员分流到刚成立的地质部及所属的地质勘探队.从这一脉络可以看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是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和延续,而学术界大多认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已于解放初期解体或撤销的观点与史实并不相符.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央地质调查所、传承与延续
37
P53(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2021-03-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3页
28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