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8654/1000-0569/2020.10.14

青海共和盆地东北部干热岩岩浆侵位结晶条件及深部结构初探

引用
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结合处的共和盆地记录了复杂的构造、岩浆、变质和沉积作用事件,是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构造-岩浆演化的关键地区.近年来,共和盆地花岗岩类高温干热岩的发现使得该区成为新型地热资源的战略基地.然而,有关干热岩原岩的组成、侵位时代、结晶温压及其时空分布等特征仍不清楚,制约着干热岩地热能勘查开采及该区构造-热演化历史的认识.本文以共和盆地东北部恰卜恰地区3 口干热岩钻井岩芯和野外露头样品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矿物温压计研究.研究发现,该区干热岩主要由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等花岗岩类组成,偶见闪长岩包体.电子探针分析显示,样品中多数角闪石为铁角闪石.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对温压计研究表明,岩体的结晶压力属于中低压(1.91 ~3.52kbar),温度为中低温(681 ~ 693℃),其岩浆结晶深度约在7.2 ~13.2km.锆石Ti饱和温度计分析表明,该区岩浆结晶温度主要为643 ~804℃,而恰卜恰北部的沟后杂岩体相较干热岩钻井岩芯钻揭的杂岩体具有更高的结晶温度.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共和盆地东北部恰卜恰地区干热岩原岩形成时间主要为243 ~236Ma和225 ~210Ma两个时期,存在不同时期、不同源区的侵入,与印支期青藏高原北部古特提斯洋盆的俯冲消减相关.之后,共和干热岩经历了至少4.2km的隆升剥露.结合前人多种地球物理研究资料,构建了该区深部四层结构构造剖面,干热岩热源可能与地幔上涌、中下地壳存在局部熔融体有关,且受多条隐伏断裂的影响,盆地基底下的干热岩地热藏具有分区性.

干热岩、锆石Ti温度计、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侵位深度、岩浆结晶温度、共和盆地

36

P588.121;P597.3(岩石学)

本文受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先导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重大专项;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青海省重点研发计划

2021-03-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1页

3171-319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岩石学报

1000-0569

11-1922/P

36

2020,36(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