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8654/1000-0569/2020.05.18

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演化:中甸普朗铜矿床蚀变矿物学与热力学模拟

引用
不同阶段热液蚀变矿物的组成是水岩反应过程和成矿流体演化的地球化学“指纹”.三江特提斯义敦岛弧南缘的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西向俯冲的岛弧环境,但具有不同于典型斑岩铜矿的蚀变-矿化分带特征:即在早期钾硅酸盐化蚀变带内常可见晚期脉状(沿裂隙分布的细脉状)青磐岩化或沿破碎带边部发育的绢英岩化,且主要在青磐岩化蚀变带内发育铜(-钼)矿化.为此,本研究选取普朗矿床含矿石英二长斑岩(QMP)中热液黑云母及绿泥石进行矿物产状、共生组合和世代划分研究,并针对不同产状的绿泥石开展电子探针分析研究,以探讨其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并结合热力学模拟结果反演成矿流体演化轨迹.不同于岩浆黑云母(Bt-1)的锯齿状边缘及内部发育磷灰石包体特征,普朗铜矿热液黑云母(Bt-2)多为片状且解理发育、沿其边缘或裂隙多被绿泥石交代.青磐岩化带内发育有两类产状明显不同的绿泥石,即由黑云母蚀变而成的片状绿泥石(Chl-1)和蠕虫状绿泥石(Chl-2),且后者多与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及辉钼矿伴生.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两类绿泥石均为富Mg的三八面体类绿泥石,且具有相似的主量元素组成.石英二长斑岩中Bt-2型黑云母形成温度范围为305 ~336℃(平均值为321℃),氧逸度位于NNO(Ni-NiO)缓冲线与HM(Fe2O3-Fe3O4)缓冲线之间.Chl-1和Chl-2型绿泥石形成温度分别为284 ~347℃(平均值为316℃)和278 ~328℃之间(平均值为310℃).Chl-1和Chl-2的LogfO2分别在-42.7 ~-37.2(平均值-39.8;△FMQ=-5.7)和-41.8~-38.4之间(平均值-40.0;△FMQ=-5.5),对应的LogfS2在-14.9 ~-12.1(平均值-13.5)和-14.5~-12.7之间(平均值-13.6).不同蚀变阶段矿物组合特征及热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在早期高温的钾硅酸盐化阶段含矿流体具有高氧逸度、中性特征(△FMQ=2,pH =7),在中温青磐岩化阶段具有低氧逸度、酸性特征(△FMQ =0,pH =4.8),在晚期绢英岩化阶段pH值变化不大而氧逸度略有升高.综合上述矿化-蚀变时空结构和热力学模拟结果,本研究显示普朗铜矿床强烈的蚀变叠加与青磐岩化矿化现象与围岩碳质地层随着大气水沿断裂带渗入到岩浆热液系统中有关.还原性物质伴随着大气水的渗入破坏了原始岩浆热液系统化学平衡,可能是导致普朗铜矿蚀变叠加及在青磐岩化阶段铜等成矿物质大规模聚集的关键原因之一.

绿泥石、黑云母、矿物共生组合、热力学模拟、普朗斑岩铜矿

36

P575.1;P618.41(矿物学)

本文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自然资源部稀土稀有稀散矿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2020-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1611-162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岩石学报

1000-0569

11-1922/P

36

2020,36(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