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地区晚石炭-晚二叠世地层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背景分析
对额济纳旗地区红石山-额济纳旗坳陷带和马鬃山-切刀隆起带晚石炭世-晚二叠世地层进行了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红石山-额济纳旗坳陷带的大狐狸山地区干泉组下段碎屑岩可分为滨海相、前三角洲相和三角洲前缘相等三种沉积相类型,具有向上粒度变粗的特征,表明该带属于以三角洲快速供应为主的滨海带沉积环境.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表明其形成时代为322 ~305Ma,主要集中在428~520Ma和336 ~373Ma两个时期,分别代表红石山-额济纳旗坳陷带边缘古亚洲洋俯冲及其结束后早石炭世伸展过程的两期岩浆活动记录.马鬃山-切刀隆起带的八道桥地区二叠系由巨厚的紫红色砾岩、砂岩重复组成多个旋回,沉积及层序特征表明该套地层形成于干旱条件下的快速沉积,属陆相洪冲积环境产物,沉积时代为280~268Ma.碎屑锆石年龄谱也记录了早古生代岩浆活动峰期(424 ~515Ma)和古老基底年龄(950Ma和1700~ 1900Ma).阿拉善旗埋汗哈达地区埋汗哈达组从下向上分为洪冲积相、滨海泻湖相和滨海相等三种沉积相,构成从陆相到海相变化的沉积序列,形成时代为279~270Ma.该组的碎屑锆石分析主要记录了三个连续的峰期年龄即280Ma、287Ma和294Ma,说明早二叠世发生频繁的岩浆活动.沉积学及年代学研究揭示哈尔苏海组为滨海环境,形成于晚二叠世,其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广泛,除273~329Ma的年龄代表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岩浆活动外,其余锆石集中在383Ma、468~517Ma、800~913Ma和1485Ma等四个峰期,表明马鬃山-切刀隆起带在晚二叠世接受了来自早古生代造山带和古老基底的复杂物源.八道桥及埋汗哈达地区的研究揭示晚二叠世马鬃山-切刀隆起带的古地理环境为从陆相到滨海相.上述沉积学和年代学分析表明额济纳旗地区红石山-额济纳旗坳陷带和马鬃山-切刀隆起带对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格局有关键控制作用.通过中国北方新疆、甘肃和内蒙古晚石炭世-二叠纪的对比研究揭示,在天山-兴蒙造山带基底上广泛发育以隆起和坳陷相间为特征的盆岭构造,导致形成不同的沉积古地理环境并控制沉积相带的展布,识别这种古构造格局对于追溯我国北方晚古生代沉积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沉积古地理、地质年代学、晚石炭世-晚二叠世、额济纳旗地区
36
P531;P597.3(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2020-06-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1页
1253-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