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太行岩墙群斜锆石生长世代和U-Pb年龄及其对岩浆演化的启示
斜锆石U-Pb定年是基性岩墙时代确定的有效方法.前人对太行岩墙群高分异组岩墙(TiO2通常>1%,MgO一般<6%)进行了较多的定年,但缺少对低分异组岩墙(TiO2约为1%,MgO> 6%)的高精度测年.两者年龄是否一致是讨论两组岩墙是否来源于同一岩浆的基本前提.本研究对华北太行岩墙群丰镇地区低、高分异组代表性岩墙进行了斜锆石离子探针207 pb/206 Pb定年.结果表明,低分异组车道沟岩墙207 pb/206Pb平均年龄为1768±4Ma(n =9,MSWD=2.1);而高分异组酸刺湾岩墙斜锆石207 Pb/206Pb年龄可以分为两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780±3Ma(n =8,MSWD=0.65)和1760±3Ma(n =5,MSWD=1.7).斜锆石成分分析表明,酸刺湾岩墙两组年龄对应的矿物成分存在差异,如晚期斜锆石比早期更富Ti,Zr/Hf比值变化范围相对较小.据此认为,酸刺湾岩墙两组斜锆石可能结晶于岩浆不同阶段:早期(~1780Ma)的斜锆石可能结晶于成分更加原始的岩浆,很可能形成于岩浆房中;晚期(~1760Ma)的斜锆石可能结晶于成分更加演化的岩浆,可能是岩浆通道(岩墙)或岩浆房中.Zr/Hf值与单点年龄的负相关趋势可能记录了单斜辉石的结晶过程.已有的太行岩墙群U-Pb年代学结果集中于1785~ 1760Ma.我们的研究认为,太行岩墙群岩浆房存在了约20Myr,即岩浆房形成于~1785Ma,岩墙就位于1785~ 1760Ma.
华北克拉通、早元古代、太行岩墙群、斜锆石U-Pb年龄、岩浆演化
32
P588.11;P597.3(岩石学)
本文受国家“973”项目2012CB416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22018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11063联合资助.
2016-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46-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