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阳山金矿田载金矿物特征及金赋存状态研究
采用电子探针分析,详细研究了甘肃阳山类卡林型金矿田原生矿石中不同成矿阶段载金矿物的Au、As、S、Fe等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规律,确定含砷黄铁矿和毒砂是最重要的载金矿物,发现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具有不同的成分特点;沉积成岩期黄铁矿为草莓状、胶状,砷和金含量最低,分别为0.10%和0.08%;热液成矿期早阶段黄铁矿粒度较粗(0.40~1.00mm),是较高温度(270~300℃)下缓慢结晶的产物,其砷和金含量较低,分别为0.27%和0.09%;热液成矿期主阶段(包括M1,M2和M3亚阶段)黄铁矿粒度微细(0.05~0.20mm),是210~270℃条件下快速结晶的产物,砷和金含量最高,M1亚阶段分别为3.45%As和0.11%Au,M2亚阶段分别为3.88%As和0.14%Au.在含砷黄铁矿中,金可能有自然金和离子金两种存在方式.沉积成岩期和热液成矿期早阶段低砷黄铁矿中金主要以纳米级自然金(Au~0)颗粒形式分布,而在热液成矿期主阶段含砷黄铁矿中金主要以Au+的形式存在.当热液中As活度高时,含砷黄铁矿在快速生长条件下,其生长面的空穴和缺陷较多,有利于热液中Au(HS)~0络合物通过吸附反应直接进入含砷黄铁矿生长表面.此外,主阶段流体的硫化和沸腾作用均可导致H_2S的减少,有利于形成砷黄铁矿和Au沉淀富集.
载金矿物、金赋存状态、电子探针分析、含砷黄铁矿、毒砂、阳山金矿田
25
P618.51(矿床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危机矿山项目;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2010-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2776-2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