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富有文化意韵的数学课堂
数学从其产生之日起,无论是作为科学的数学与作为课程的数学无不闪烁着文化的光辉.美国著名数学史家克莱因(M. Kline)认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而学者怀特认为,“文化的特征是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并不依赖个人意识,个人通过学习其他个群体的习俗、信仰和技术来获得文化.”可见数学对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它的抽象性决定数学就是一种文化.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课堂文化”,笔者认为是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数学知识的发生、生成、传播而在特定的数学共同体内积蓄下的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和启迪价值的数学思考方法、数学思想观念及数学精神品格.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之下,加强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大力渗透,是变革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可以形成富有文化意韵的、全新的数学课堂.
文化意韵、数学课堂、数学教学
G633(中等教育)
2013-06-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