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3653.2014.04.012
跨越牛死的永恒——解读叶小纲《最后的乐园》
叶小纲《最后的乐园》作于1992年留美期间,反映了作曲家在音乐语言上的个性化特征,与其之前的国内创作相比,表达上更为自由.半音动机成为作品最重要的结构力量,也是音乐展开的重要因素.这部作品折射出作曲家作为一位中国人身处他乡的精神困境.这种困境由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中国第五代作曲家们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所致.
叶小纲、《最后的乐园》、半音动机、精神困境
28
J605(音乐理论)
2014-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