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4-621X.2020.02.018

把"现产"当"遗产":会不会使中国的非遗保护走上不归路?

引用
弄清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遗保护的第一步.如果这一步出了错,接下来将一错到底.而当下的中国,在这方面真的出了问题.具体症状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当代人创作出来的艺术品、文创产品、各种演出,统统当成了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而且这种风气有越演越烈之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及结果是:一是误将"现产"当"遗产",这种做法将直接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心的偏移;二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会让更多的人放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后坚守;三是职责不清的错误分工,会让我们失去保护祖先遗产的最后契机.这种做法如果持续下去,很容易使中国的非遗保护走上不归路.

遗产、现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2

C958(民族学)

2020-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45-14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1674-621X

52-1150/C

12

2020,12(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