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文化与环境的适应、冲突及其对生态恢复的影响——以统万城周边地带生态变迁为例
统万城地处毛乌素沙地的南沿,该区域的原生生态系统属于半干旱疏树草地.历史上,类似生态系统中的草本植物大多植根于厚厚的风化壳中,风化壳层下方则是厚厚的沙土层,这是沙漠风携带的沙土积淀而成的松散土层.其风化壳层甚为脆弱,一旦开发不当,在干旱多风的条件下往往会导致其破损,使沙土暴露在强风侵蚀之下而脱水,诱发为“就地起沙”,最终形成连片的沙地,并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土地沙化生态灾变.因此,要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首先得维护沙土表层的风化壳和植物残株的稳定存在.充分发掘历史上生息在该区域各民族的本土知识,对土地沙化生态灾变的救治才有望收到成效.
灾变救治、民族文化、生态恢复、土地沙化
6
S288(农田基本建设、农垦)
国家社科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研究项目11AZD071”阶段性成果
2014-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