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民国时期清水江下游地区的民间借贷——以天柱县高酿镇木杉村为例
民国年间,天柱县民间借贷大致表现为借钱和典当两种形式。在高酿镇,村民借钱时采取了以谷付息,以田、物、房屋作抵押等形式。其典当有典田、土等形式。这些借贷中,乡村中拥有货币资本的钱主,通过借钱控制土地。借钱人通过支付利息或以物作抵押,获得必要的资金。民间借贷产生的原因大致是资金短缺和家境贫穷。同时,村民在借贷时所使用的特定名词和数量词凸显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民间借贷活跃,形式多样,推动了传统乡村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民国、清水江下游、民间借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社会转型
3
K29(地方史志)
贵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与贵州地方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清水江流域社会变迁研究--以天柱县清至民国农村借贷问题为例》项目编号2010ZG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