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我有秋,大实仓廪——河西魏晋墓中仓廪图像解读
仓、囷本是古代先民用于储存粮食的空间,在春秋中晚期被制作成陶器用于随葬.《汉书·郦生陆贾列传》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①《史记·管晏列传》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②粮食是民之根本,是百姓安居乐业之大计,只有百姓的粮仓盈溢,丰衣足食才能顾及礼义廉耻.因此,"仓廪实"亦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因汉代流行"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所以仓、囷之类明器与仓廪题材的图像广泛出现于汉代墓葬中.至魏晋十六国时期,社会政局急剧变化,连年军事征伐,人口流徙,人民生活动荡不安,食不果腹.由于河西地区水草丰茂,地理位置偏远,自张骞出使西域后,便处于丝绸之路的枢纽,地理位置优越且远离中原,相对于中原的动荡反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汉代常见的仓廪图像及收获、丰收的场景大量出现于河西地区魏晋墓中,直观地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生产生活的真实场景.
魏晋墓、图像解读
K854.3;F713.81;G122
2021-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