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722/j.cnki.jrme.2019.0858
围岩承载层分层演化规律及“层-双拱”承载结构强度分析
以信湖煤矿典型深部软岩巷道为工程背景,依据巷道围岩应力变化趋势及围岩强度变化,按照深部软岩巷道四线段全应力-应变曲线划分围岩次生承载结构为“流动层-塑性软化层-塑性硬化层-弹性层”耦合承载层,塑性软化层、塑性硬化层组成塑性承载区.并根据巷道围岩承载层划分提出动态补强支护方案:一次支护采用锚网喷支护,二次补强选取浅、深孔注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结合支护方案特点提出“层-双拱”承载结构力学模型,在极限平衡条件下对“层-双拱”承载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其极限承载强度解析式,工程计算得到信湖煤矿一水平回风石门经“层-双拱”承载结构支护后极限承载强度可达29.30 MPa,理论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可靠性.同时,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回风石门在动态补强支护后巷道围岩变形趋于平稳,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仅为36mm,两帮移近量为67 mm,巷道能够保持长期稳定.
岩石力学、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应力、动态补强支护、工程实践、“层-双拱”承载结构
39
TU45(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0-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1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