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6915.2012.01.007
刚-柔-刚支护防治冲击地压理论解析及实验研究
冲击波在巷道围岩-多孔金属材料-钢支护构成的刚-柔-刚(R-F-R)支护结构的传递过程可简化为一维应力波在结构中传播问题,通过对R-F-R支护结构防治冲击地压理论分析,得到岩块冲击多孔金属材料-钢支护结构时多孔金属材料对冲击波压力的衰减情况以及多孔金属材料厚度、密度对冲击波压力衰减的影响.采用落锤冲击实验方法,对3种类型支护结构进行冲击实验研究,分析冲击波在R-F-R支护结构中的传播和衰减规律,实验结果表明,R-F-R支护结构具有良好的缓冲和吸能作用.理论计算与冲击实验结果对比可知,计算结果表明钢板冲击R-F-R支护结构时作用在钢支架表面的冲击波压力为钢板直接冲击钢支架时的30.7%,钢板冲击R-F-R支护结构时可吸收能量值约为总能量的94.8%;冲击实验结果表明,作用在R-F-R结构钢支架表面的冲击波压力为钢板直接冲击钢支架时的50%左右,钢板冲击R-F-R支护结构时吸收能量值约为总能量的70%以上.
采矿工程、刚-柔-刚支护结构、应力波传播、实验研究
31
TD324(矿山压力与支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226803
2012-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2-59